沙家浜------一方革命热土 红色旅游胜地

发布日期:2020-04-07 10:27:09 浏览次数:1068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点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闻名遐迩的沙家浜就坐落在常熟境内。
走进沙家浜,这里河流密布,港汊纵横,芦苇蓊郁,绿野遍布,古朴却有旖旎的自然风光一望无垠。沙家浜风景区位于风光秀丽的阳澄湖畔,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沙家浜景区占地2500多亩,芦苇荡风景区是华东地区唯一以芦苇为主景的大型生态湿地。景区内建有沙家浜革命纪念馆、沙家浜国防教育园、沙家浜江南水乡影视基地、水生植物观赏、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美食购物区等多功能区域。置身于景区,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景点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走出芦苇荡,感受古镇的风韵。金唐市石板桥,北新、华阳古桥尽显古朴风貌。集镇区小桥流水,岸柳成行,极尽江南水乡特色。漫步老街旧巷,于蓦然回首间品味一份别样的感悟。
 沙家浜曾是一方革命热土,在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儿女在这里并肩作战,涌现出了一批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式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智斗敌顽的壮丽凯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沙家浜就是遐迩闻名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是苏(苏州)、常(常熟)、太(太仓)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县政府驻地、新四军后方医院所在地、新“江抗”的诞生地;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叶飞等在此留下足迹。
 1939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千余人,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从茅山地区出发,冲破敌顽的层层封锁和限制,一路东进,来到常熟沙家浜阳澄湖处,开辟东路抗日根据地,自筹给养,发展部队,独立自主地扩大抗日力量,全面开展对敌斗争。后奉命于当年10月北撤,但在沙家浜阳澄湖畔留下了36名伤病员。虽然留下来的36位伤病员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但他们在当地无数个“阿庆嫂”、“沙奶奶”的帮助和掩护下,利用天然屏障,在茂密的芦苇丛中与凶残的敌人斗智斗勇,不仅把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而且愈燃愈烈,组建了新“江抗”,这为后来谭震林同志来常全面发展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0年4月,谭震林化名林俊,奉中共中央东南局的命令和受新四军军部的指派,从皖南千里跋涉来到常熟沙家浜,主持领导苏南东路地区党、政、军全面工作。在谭震林同志领导下,在人民大众广泛支持配合下,新“江抗”和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开创了江南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的鼎盛时期。新“江抗”扩编为三个纵队三千多人;东路地区成立了4个专署16个县级民主政权,东连上海,西接南京,控制约2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沟通了与茅山、大搁地区的联系,打开了与靖江的通路,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了对敌人很大的威胁。
1990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同志在沙家浜战地重游时,深有感触地说:“当年陈老总(陈毅)力排众议,果断决策,敢于承担风险,是他派我来到东路,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又挥毫题写了“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馆名,并对东路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作了精辟的阐述:“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1939年5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叶飞题词中所说的苏常太的“常”和澄锡虞的“虞”指的都是常熟,他所说的沙家浜从大范围来说,就是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地区和澄锡虞、嘉定、青浦地区,从小范围来说,就是指靠近阳澄湖的唐市、横泾一带(即今常熟沙家浜镇)。
  “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三十六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的鱼米之乡,流着血啊流着汗,辛苦地耕耘着……”这是一首名为《你是游击兵团》的抗日歌曲,1943年首次演唱后,很快就在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广泛传唱开来。后经无数次改编,被解放军一七五团(即现“沙家浜团”)列为团歌,直至今天。由于这首歌的作用,引起不少人对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的回忆,于是就有人把那一段斗争历史诉诸于笔墨。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刚打响,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在刘飞副司令的指挥下,于徐州地区一举全歼国民党六十三军,引起很大的轰动。战斗刚结束,新华社随军记者军旅作家崔左夫慕名前来采访刘飞。环顾着弥漫着硝烟的战场,刘飞对崔说:“如果写作战指挥,请不要提我,仗是部队打的。”建议崔好好写写二师,这个师是由三十六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刘飞是当年三十六个伤病员之一,对二师怀有特殊的感情,装着一肚子阳澄湖中伤病员坚持斗争的故事。随后崔左夫找刘飞将军采访,听了江抗的斗争史,激动不已,下决心一定要把三十六个伤病员的事迹写出来,但因战争形势发展很快,新的报道任务不断,未能作进一步的深入采访。直到1957年,部队开展“解放军三十年征文”活动,崔左夫专程赴实地及苏南部队对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写出了纪实文学作品《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根据此稿,1958年上海沪剧团改编出剧本,初定《碧水红旗》,后改名《芦荡火种》,1964年在上海公演,一炮打响,连演七个月,成为家喻户晓的好戏。被选调晋京参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反响。北京京剧团为此专门成立了创作组,由编剧汪曾祺主执笔,对沪剧《芦荡火种》进行剧本改编,汪老对剧本精雕细琢,几易其稿而出笼。同年7月,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观看京剧《芦荡火种》,给予很好的评价。但主席看后提出了三点中肯的意见,并明确指示要改剧名。他说:“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毛主席一锤定音,就这样,现代京剧《沙家浜》在全国传播开来了,《沙家浜》的故事和戏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特别是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等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很快就深入人心,上个世纪中后叶出生的人几乎人尽皆知,它的选场不断被排演,它的一些唱段被广泛传唱,演绎为经典,至今亦然。 “沙家浜”已不只是一个地名,一个真实生动的革命故事,一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剧,已成为一个红色文化符号的显著标志。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极高文化内涵的“事象”,沙家浜一开始就重视其价值。早在1971年,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沙家浜镇(当时叫横泾公社)就开设了“沙家浜革命传统陈列室”,主要展出一些革命文物:有新四军老战士捐赠的手枪、《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军用水壶等;有从民间征集到的铁筛、榔头、铁墩、风箱等原新四军修枪所用工具;有新四军后方医院使用过的医疗器具以及曾护送过新四军伤病员的交通船只;还有普通老百姓捐赠出来的蚊帐、藤椅、棉胎等,这些东西有的是当年从胡肇汉小老婆家里缴获后由新四军分给摇船农民的战利品,并举办“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当年参观者就达3万余人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新四军老战士陆续回到沙家浜,重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寻访当年掩护自己的房东,沙家浜人由此萌生了建景区的念头,并要在景区中划出一块天地,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区,构筑红色文化高地,让更多的人参观旅游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沙家浜落笔于大处,起手于细微,首先建设好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纪念馆和瞻仰广场,也是景区的标志性核心景点。1988年,在原陈列室的基础上,在草创的景区率先建立“沙家浜革命展览馆”;1991年易名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2001年,在景区重建并正式命名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配套建造碑亭、瞻仰广场。2005年,投入巨资2000多万元建造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新馆,并对展示内容全新改版,于2006竣工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92平方米,展馆面积2400平方米,设“烽火沙家浜”、“京剧沙家浜”、“情系沙家浜”3个展馆,12个板块。整个展览紧扣“芦荡火种,鱼水情深”主题,立足苏常太,向外伸展至整个东路的抗战历史,突出了抗战时期沙家浜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武装斗争、团结抗日的斗争史迹,同时展示社会主义新时期,全市各界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感人场面和“沙家浜团”的英雄业绩。展出革命文物及相关实物资料160多件,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200多幅常熟市双拥成果照片,内容丰富生动,全面展示了沙家浜革命的背景和特点。纪念馆东侧的配套设施瞻仰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以“郭建光”、“阿庆嫂”等人物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两组锻铜浮雕以细腻、生动的构图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深化鱼水情深主题。整个瞻仰广场气势恢弘,艺术感染力强,置身其中,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为契机,沙家浜进一步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基地工作,充分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
依托示范基地,沙家浜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感染力和教育性,把保护和恢复好革命历史原貌和挖掘好红色景区优良传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真正让参观者能感受到“历史再现后灵魂受洗礼”的震撼。